English

旅游书:盼你快些走下书桌

1999-08-0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张毓强 我有话说

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数字,今年前3个月,我国各主要景点共接待了1659.08万人次,同比增长15.46%;同时,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富裕了,我国出境旅游的人也在呈几何级数增长。随着旅游业的繁荣,中国旅游图书市场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亮色。先有中国旅游出版社的《走遍全球》系列丛书与读者见面,这套书以各类出国旅游人员为读者对象,从内容和体例上都更加突出提供旅游实用信息。每本书对目标国家或地区的行住食游娱乐购物等旅行者希望了解的情况介绍全面细致,除常用的资料外,书中的信息特别注意指导操作,从行前准备、行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每项消费高中低档的价格及各项观光活动的多层内涵,无一不翔实周到。中华书局于近日推出的《全球旅游指南》是旅游图书市场的又一个亮点。该书以各地的历史、地理、政治、文化为背景,提供给人们在外旅行的详细信息。这两套书上市以后,由于其实用性而深受读者的喜爱。

然而,上述书籍是针对境外旅游的,对比我国境内旅游图书可以发现,其内容仍然停留在只介绍文化背景和景点特点的阶段,已无法适应我国居民以及国际游客的需要。

在一次研讨会上,著名旅游专家王连义指出,我国居民的旅游方式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单纯依靠导游的旅游模式已经显得陈旧。现在,人们开始倡导的是“旅游从读书开始”,也就是说,人们越来越重视旅游图书在出外旅游中的作用。相应的,人们对旅游图书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王连义说:“以前,景点历史加上几张图片就成了一本旅游书,现在,为适应新一代旅游者的要求,实用性信息越来越成为旅游书的重头戏。”

董丽丽小姐曾在多家旅行社做过导游。她告诉记者,近几年自助旅游者的人数逐年增多,不只是外国旅行者需要比较完整的自助旅游图书,中国人也需要这样的图书。因为旅游的目的已经从简单的了解变成了自己的“探险”,他们从旅游中寻求的不仅是景物的满足,还有在旅游过程中对自己能力的检验。“你想一想,如果带上你的老婆孩子,仅凭一本书就完成了旅程,那该是多大的荣耀和自豪啊!”一位中年游客说这话时兴奋无比。

然而,旅游图书市场中无论是面向国内游客的还是面对国外游客的,非常实用的旅游指南非常少。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有关专家指出,出版界的惰性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中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大量的文字材料可以选取。全国这么多文化景点,每一处的文字材料都足够出一本厚厚的“文化简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图书出版界已经吃出了这里的甜头:把一些文化背景简单罗列再加上景点介绍,就能编成一本书,而且能够赚钱,足够了。

这当然有背景。改革开放之初,国际友人需要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限制了他们对旅游的渴望和对景点以外的内容了解的需求。于是,“文化旅游图书”兴盛一时。此类图书今天虽然还有一定的销售空间,但是,市场对文化类旅游图书的需求正在逐渐减少。北京图书大厦有关柜台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这里长期积压的旅游图书有上百种,大部分是实用价值不大的文化类图书,而每天都有人在寻找实用一点的旅游图书。在图书大厦,记者观察到,旅游出版社和中华书局的两套图书销售势头良好,其中一套已经脱销。

在旅游图书出版界,有关人士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中国旅游出版社的副总编黄金山告诉记者,他们出《走遍全球》的目的之一便是通过这套书提醒整个旅游出版界,实用性图书已经成为旅游图书出版的主流和趋势。

但是,要出一套全面实用的旅游图书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首先,中国发展非常快,变化太快的恰恰是一些实用要素,比如公共交通,比如周围建筑物和参照物,甚至是一般的自然环境等。北京市的公共交通1999年以来就发生了几次变化。你这个月出了书,下个月就得修订,任何出版社都很难接受。相对中国,发达国家一些景点的相关要素基本上已经固定化,这是国外能够出一些实用图书的重要原因。

其次,实用图书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是实力一般的出版社所不敢企及的,成书前所要进行的调查费用就相当可观。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限制,书的定价又不能太高。“里边的风险非常大”。国家旅游局的一位先生对记者说,目前国内的出版社还没有这样的“大腕”可以完全承担这样的风险。

经营图书进出口业务达20年的杨先生说,早在80年代初期,外国比较大的旅游出版公司如英国的3A、澳大利亚的PLANET出版了关于中国的较为实用的旅游图书,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更新。当然,这些公司大多实力雄厚,承担损失和风险的能力较强。“从那时起,直到现在的一段时间里,外国游客在来到中国以前就会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因为他们早已把书读完了。”“来到中国后,他们自己发现情况已经大不一样,再走进书店寻找类似图书时却找不到了。”对此间的空白,中国的旅游图书界似乎仍在懵懂之中。

来自澳大利亚的新闻记者萨丽告诉记者,西方的旅游图书也经历过从文化背景到实用图书的转变,但是这个转变早在本世纪50、60年代就已经完成了。

看来,在这方面我们与西方的差距,还是很值得重视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